7月25日,99个中央部门向社会公开2023年度决算,这是连续第14年向社会公开。2023年度财政资金花向哪里、取得什么效果,一系列社会关注的问题都可以在各部门“账本”中找到答案。
中央部门决算是由中央各部门依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规定及其履行职能情况编制,反映部门所有预算收支和结余执行结果及绩效等情况的综合性年度报告。
“14年来,中央部门决算公开范围逐步扩大,公开内容不断丰富、细化,由最初的2张表格增加到现在的9张表格,同时公开功能分类和经济分类科目支出,还公开了‘三公’经费、机关运行经费、项目绩效、政府采购和国有资产等信息。公开方式日趋规范,按照统一格式和体例,集中在同一天、同一个网站发布部门决算信息,并长期处于公开状态。”财政部有关负责人表示。
翻开今年各中央部门“账本”可以看到,部门决算公开表包括收入支出决算总表、收入决算表、支出决算表等9张报表,涵盖部门收支总体情况以及财政拨款收支情况。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要求,提高预算管理统一性、规范性,完善预算公开和监督制度。
“中央部门决算公开,是深化财税体制改革、健全现代预算制度的重要内容,是强化预算管理、优化资源配置、硬化预算约束、加强财会监督的重要举措,是打造阳光透明政府、保障公众知情权、强化外部监督的机制性安排。”中央财经大学财税学院教授白彦锋说。
绩效评价是全过程预算绩效管理的关键环节,也是对全年预算执行效果的检验。
2016年以来,在全面开展项目支出绩效自评基础上,财政部组织中央部门逐步建立健全重点民生政策和重大项目支出绩效评价常态化机制,加强评价结果应用,持续推进绩效信息公开,自觉接受人大和社会各界监督,取得明显成效。
据悉,今年随同中央决算向全国人大常委会报送的项目绩效自评表的数量增长到716个,比上年增加17个,更加充分地展示了预算资金的产出和效果,有利于促使各部门重视财政资金使用绩效,有利于提升政府部门的公信力和透明度。
“中央部门决算不断拓展绩效评价范围,提高评价质量并加大公开力度,一些单位的自评也能够实事求是反映问题。在当前财政收支压力不减的情况下,提高财政资金使用绩效的重要性进一步提升。”中国社科院财经战略研究院研究员汪德华表示。
按照突出评价重点、坚持问题导向、强化统筹协调、提高工作质量等原则,今年财政部共确定55个项目开展财政重点评价,涉及科技教育、生态环保、社会保障和就业、农业农村等重点领域,覆盖一般公共预算、政府性基金预算、国有资本经营预算。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通过的《决定》明确,“完善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和绩效评价制度”“加强公共服务绩效管理,强化事前功能评估”。“按照新的要求,未来将进一步提升绩效评价的质量,以绩效信息公开为牵引,真正发挥相关管理措施的绩效提升功能。”汪德华说。
政府采购是财政支出管理的重要内容,也是国家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今年是政府采购支出情况连续第9年向社会公开,有力维护了政府采购公开公平公正。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通过的《决定》,对充分发挥政府采购的政策功能提出了新的要求配资公司网站,如加大政府采购自主创新产品力度等。“下一步,应当根据《决定》精神,进一步细化政府采购支出公开的要求,发挥好政府采购作为宏观调控政策工具的作用。”汪德华说。(本文来源:经济日报 记者:曾金华)